跳至正文

临港新片区这波“拴心留人”操作给企业和人才吃下定心丸

“人的流向决定城市发展的走向”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党群工作部(人力资源处)二级主任科员谭荣友近日在临港新片区人才政策解读会上提到,“人才对于城市未来、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他认为,上海在新时代人才引领战略牵引下,不断推出人才新政以及实施临港新片区差异化人才政策是推动更多优秀人才选择临港、入住临港、扎根临港的关键。

纵观一座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离不开住房、教育、医疗、商业等城市功能对人才的吸附力。上海作为超大城市,人才发展既有城市功能完备、创新生态优质的优势,也受到城市户籍和住房制度的紧约束问题。这个问题需要通过城市的空间布局、产业布局、人口布局、人才布局的转化来解决。当前,全市正在构建“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城市空间新格局,城市空间格局的变化必将带来人才发展格局的变化,也意味着下一步向临港新片区导入城市功能、导入人才会成为一个大的长期趋势,更意味着临港新片区将迎来人才集聚发展的最佳时期。

两翼齐飞   新城发力

属于临港新片区的人才发展机遇正趁着上海优化城市空间格局的东风迅速崛起!“对于临港新片区来说,我们在这16个字中占了一半,两翼齐飞、新城发力,份量不可谓不重。我们既是国家战略的承载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上海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之一,也是全市战略的聚焦地,同时也是全市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核心承载区域。”谭荣友认为,于临港新片区来说,发展目标是非常明确的。2025年,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打造一批更高开放度的功能型平台,形成一批千亿级产业群;开放型经济功能显著强化,建立比较成熟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功能框架、制度框架;人口集聚效应明显,基本实现职住平衡,初步构建世界一流现代化的框架形态;经济规模大幅跃升,经济密度明显提升,区域生产总值力争比2018年翻两番。

这是三年后的一个目标,意味着对于人才发展的要求也很高。而在临港新片区挂牌成立的这三年间,新片区累计新签约产业项目1100多个,202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均实现了60%以上的增幅。人才总量突破9万人,累计引进、落户人才2.61万人,集聚市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160余人。谭荣友表示,临港新片区下一步的发展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加快构建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重要战略支点,打造全球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地,努力建设成为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为此,临港新片区提出要抢抓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建设契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营造人才发展新生态。

不拘一格降人才   

人才,始终是临港新片区未来发展最重要的生力军!面向未来发展,临港新片区要始终激发人才的向心力,大力汇聚人气,集聚人才,凝聚人心!谭荣友表示,人才和学历没有关系!人才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做出贡献的人。“不拘一格降人才”对临港很适用!到2025年,临港新片区要实现人才总量突破24万人的目标。

谭荣友说,临港新片区将“三地一港”的人才发展目标写进了《临港新片区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全球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地、踊跃汇聚目的地、综合服务栖息地、资源配置枢纽港。临港新片区将围绕这一目标实行六项人才集聚专项计划:
海外人才“首站临港”计划——吸引海外人才达到1万人,形成“到临港去”的海外人才新风尚。
青年人才“筑梦临港”计划——探索更加便利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大力实施优秀高校毕业生揽储行动,每年引进1万名左右高校毕业生。
高层次人才“领航临港”计划——聚焦“卡脖子”领域,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引进培育一大批高层次人才。
技能人才“赋能临港”计划——培养不少于10万名具有初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和专业技术职称的产业工人。
创新创业人才“创造临港”计划——加快建设一批创新创业载体,完善众创—孵化—加速—产业全链条孵化服务链,加速成长一批30岁左右创新创业人才。
城市基础服务人才“建功临港”计划——聚集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基础教育人才、社会工作人才、文化艺术体育人才。
除了上述计划,临港新片区还要通过激发事业感召力、环境吸引力、服务凝聚力、差异化的政策环境、国际化的营商环境、高品质的生活环境,来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拴心留人、人在心在
靶向发力,以头等精力抓人才“安家落户”是临港新片区未来“拴心留人”工作的头等大事。为此,临港新片区一手抓“稳定、透明、可及的落户预期”、一手抓“低成本、便利化、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临港新片区在人们普遍关注的居住证积分、居住户、直接落户三方面享受上海同等优惠政策的同时,又拥有自己的差异化优势。“比如居住证积分,对于具有较高学历人才要想积满120分是不难的。但对于中等学历人才来说,按照全市面上政策最长要13年才可以积满120分,但是因为临港有专项加分政策,相关技能人才只需要最长8年时间就可积满120分,通过这个加分让相关技能人才享受到上海市民待遇,让大家长期稳定的在临港发展。”谭荣友说,同样,在居转户上,临港居住证年限可以由7年转至5年或3年即可落户。
日前,上海发布最新落户政策,明确在沪各高校及其他地区“双一流”高校/学科应届硕士毕业生,符合相应基本条件即可落户。这是继6月初针对留学回国人员出台落户政策后,上海再次放宽人才引进门槛。
相较上海的落户新政,临港新片区的政策更为宽松。政策明确,在沪“双一流”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在五个新城、南北地区重点转型地区就业的,可落户上海。“像我们临港的海洋大学,学校的本科毕业生就可以直接落户临港了。”谭荣友说。
除了落户,安居也是同等大事。对此,低成本、便利化、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是临港新片区推进人才政策的重要举措。人才公寓、公租房、先租后售公租房是临港新片区安居工程的三驾马车,只要符合相关政策皆可申请相应住房保障。除此之外,临港还有拳头产品,那就是人才购房政策,相对于上海严格的以家庭为单位、社保交满五年的限购政策,临港新片区的购房条件进一步放宽,缴纳社会保险满三年,单身就可以买一套住房,极大地便利了有志于临港发展的青年人才。
当然,走向世界的临港同样需要国际化人才的匹配,为了推进海外人才“首站临港”计划,临港新片区放宽了海外人才的从业限制,允许具有境外职业资格的专业人才经备案后,在新片区内提供建筑师、结构工程师、证券交易商等服务,允许境外人士在新片区内申请会计、通信、机动车检修等相关职业资格考试。提供更长时间的居留、工作许可便利。加强海外人才的服务保障,包括境外和海外回流高端、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超出15%的部分给予税负差额补贴;打造临港新片区留学人员创业园,提供一站式留创项目落地支持;建设移民政策实践基地,打造移民事务服务中心,推进外籍人才薪酬购付汇便利化试点。
赢得人才,才能赢得城市未来。随着经济增长转向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人才竞争将成为城市竞争的主战场。对于城市来说,人才既要引进来,更要留得住、干得好。为此,临港新片区将以更加开放、包容、友好的姿态迎接海内外人才的集聚!